“在中国,每天都有新的机会”(打开话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08 08:53
江丽娜来自泰国普吉岛,现在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谈起来到中国之后 的经历,她满脸笑容:"中国比我想象得还要好。" 心里有准备,自己有目标 江丽娜在普吉岛长大,国际游客云集的环境让她早早拥抱了世界的多元文化,也在她心里埋下了学中文 的种子。 她从高中开始学习中文,"我很喜欢语言学习,虽然那时候就知道中文很难,无论是拼音还是书写都很 难,但是我就想挑战自己。" 高三那年,江丽娜学校里的中国老师鼓励她去中国读大学,"老师告诉我中国对留学生很好,我还有机 会获得奖学金,他觉得我应该挑战一下。"2024年9月,江丽娜在北外开启了自己的留学之旅, 和大多数语言学习者一样,江丽娜也需要克服"哑巴外语"的困难。"到中国之后我才发现,没有人会像 课本里那样问,'你叫什么名字?最近好吗?'我几乎一点日常用语都不会说。"江丽娜说。而她的解决 方法是,多去不同的场景体验、交流。 "语言必须要用,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我在课堂上学习,但不去外面和中国人交流就不会用。"她对北京 高校如数家珍,"北大、清华、北体、北航、北影、北二外,我都去过。我觉得来了就要多走走看看, 对学习中文有好处。" 江丽娜看的第一部中国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