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趋势 - 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中国芯片开发商正高速发展并赢得国内汽车制造商青睐 [1] - 重庆芯联微电子专注汽车专用微控制器和电源管理芯片 联合星光科技的功率分立器件具备国际竞争力 上海鼎泰江芯拥有博世认证的车规级半导体生产线 [1] - 国内芯片代工厂汽车和工业应用芯片收入占比从2020年不到3%提升至当前10% [1] 车企自研芯片进展 - 小鹏、蔚来、比亚迪、广汽、一汽、长城、吉利等车企加速投入自研芯片研发 [3] - 美银预估2025年中国品牌将占汽车芯片总供应量15%-20% 若包含车企自研芯片五年内或达50% [3] - 车企采用本土芯片初期可能面临系统集成挑战 但需通过降本应对入门车型市场竞争 [3]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对华7纳米及以下先进芯片出口禁令促使中国企业转向本土芯片研发 [4] - 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供应但仍受美方出口限制 同时面临中国政府安全调查 [4][6] - 英伟达、恩智浦、瑞萨等国际芯片厂商受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本土芯片崛起冲击 [6] 技术领域突破 - 中国在成熟节点半导体(功率分立元件、传感器、模拟芯片、MCU)已实现较高自给率 [6] - IBS预测中国MCU芯片自给率将从2024年19%升至2030年67% 碳化硅功率开关芯片自给率从5%增至74% [8] - 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等先进技术仍受制于制造工艺限制 [8] 市场格局变化 - 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亿卡科技等初创公司进入车用MCU和电源芯片领域 [8] - 芯驰科技等企业通过内部开发知识产权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并控制成本 [8] - 高通主导的智能座舱芯片市场面临中国硬件替代 但追赶其技术门槛可能成本过高 [8]
日媒:中国车企正加速换“芯”,以替代英伟达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