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首创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模式,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1] - 公司搭建了一体化技术平台,覆盖药物发现(R)、开发(D)和制造(M),形成强大的业务粘性,可提前5-10年锁定客户合作 [1] - 2024年服务全球600余家客户,包括前20大跨国药企,核心员工留任率达95.8%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覆盖中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9个生产基地和7个开发中心 [1]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36.0%,2024年营收187亿元(+9.3%),归母净利33.6亿元 [1] - 2024年分业务看,临床前服务收入70.6亿元(+30.7%),早期临床收入38.2亿元(+5.5%),后期及商业化收入74.9亿元(剔除新冠同增3.9%) [1] - 非新冠业务2024年同增13.1%,2017-2024年CAGR达42%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约185亿美元,2016年至2024年总未完成订单复合增长69.6%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约105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约80亿美元 [2]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约37亿美元,占比约19.7%,支撑公司短期内业绩持续增长 [2] - 若剔除上年基数中的默沙东疫苗及新冠订单,三年内未完成订单同比增幅可达低至中双位数 [2] 行业前景 - 全球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以18.8%的全球份额成为第二大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达1,628亿美元 [2] - ADC等复杂疗法生产壁垒高,其中ADC生产外包渗透率达70% [3] - 公司2024年ADC相关项目194个,同比增长35.7% [3] - XDC(包括ADC、RDC等)业务快速扩张以及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的增多推动单项目收入提升至2,470万元 [3] 业务发展 - 公司临床前项目向后期动态转化,2024年商业化项目达21个(剔除新冠) [3] - 后期临床及商业化收入占比40.1%,较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 [3] - 2026年后公司产能规划预计达到58万升,满产后可支撑约78亿元利润 [3] - 公司当前(2025年8月1日)PE(TTM)35.2X,显著低于海外龙头龙沙(56.3X)和三星生物(57.5X)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4.71/236.52/259.1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4.76/49.97/53.60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10/1.23/1.32元 [3]
药明生物(2269.HK):后端发力成长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