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石化创新赋能提质效
中国化工报·2025-08-08 11:31
8月6日,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化工控制中心,随着乙烯一部高级技师、分离装置班长郭凯斌轻点鼠标,原 本流向裂解气压缩机的氢气被完全隔离,转而进入裂解炉燃料气系统。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减少了氢气 的无效循环,每天可增产乙烯30多吨、丙烯10吨。 独石化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智能管理体系,实现15分钟智能排产,显著提升原油加工边际效益。乙烯 装置应用在线实时优化技术,实现秒级参数调整,连续6个月日产超4000吨,创历史新高。 近5年来,独石化实施茂金属系列催化剂等15项"三剂"国产化替代,完成乙烯丙烯压缩机透平、聚丙烯 压缩机干气密封等615项设备配件国产化替代,热电厂突破高钠煤掺烧比例瓶颈,每年降低成本上亿 元。 近年来,独石化聚焦核心装置,实施流程优化和能量优化,通过减少物流无效循环、提升能量利用效 率,借助流程模拟软件等科学工具,依托科技创新持续在降本增效上发力,释放提质增效新动能。 独石化深入开展提质增效活动,重点从科技创新方面深挖潜力。他们聚焦炼化核心业务,加快科技创新 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国内率先实现茂金属聚烯烃系列化生产,开发茂金属聚乙烯产品14个。在新材 料领域,公司通过实施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等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