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石化创新赋能提质效
中国化工报·2025-08-08 11:31
科技创新与流程优化 - 公司通过隔离氢气无效循环至裂解炉燃料气系统,实现每日增产乙烯30多吨、丙烯10吨 [1] - 公司应用流程模拟软件等科学工具,实施流程优化和能量优化,减少物流无效循环并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1] - 乙烯一部通过调整废碱氧化单元空压机运行模式,使装置加工负荷提高约0.43吨/时,日增产乙烯2.4吨 [2] - 乙烯装置应用在线实时优化技术实现秒级参数调整,连续6个月日产超4000吨创历史新高 [2] 新产品开发与国产化替代 - 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茂金属聚烯烃系列化生产,开发茂金属聚乙烯产品14个 [1] - 通过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项目,大幅提升产品种类、产能和生产灵活度 [1] - 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一线采用国产催化剂成功生产茂金属膜料,实现总成本降低 [1] - 近5年实施茂金属系列催化剂等15项"三剂"国产化替代,完成615项设备配件国产化替代 [3] - 橡胶部通过助剂替代应用攻关,逐步实现抗氧剂等"三剂"国产化,减少进口依赖 [2] 具体项目效益与效率提升 - 炼油一部实施干气回收利用项目,投用后累计增效4000万元 [2] - 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化肥装置生产功能尿素超过32万吨,增效3400余万元 [2] - 乙烯一部自主开发自动程序实现裂解炉投退料自动控制,缩短烧焦时间10%且过程更平稳 [2] - 乙烯二部通过优化裂解炉清焦周期将运行时间延长至90天以上,单次清焦节约燃料气消耗10万元 [2] - 热电厂突破高钠煤掺烧比例瓶颈,每年降低成本上亿元 [3] 智能化管理与运营优化 - 公司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智能管理体系,实现15分钟智能排产,显著提升原油加工边际效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