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2亿美元,环比下滑1.7%,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1.6亿美元,但低于指引区间(环比下滑4-6%) [1] - 毛利率20.4%,达到指引区间上限(18-20%),高于市场预期的19.7% [1] - 业绩下滑主要受产线年度维修突发问题、设备改进问题以及PC、智能家居及消费电子类下游市场需求回落影响 [2] 核心指标分析 - 收入端量价分拆:出货量环比增长4.3%,但产品均价环比下滑5.7%,8寸晶圆出货占比提升结构性拉低均价 [3] - 毛利率环比下滑2.1个百分点至20.4%,单片毛利环比下降33美元至188美元/片,主要受均价回落影响 [19][20]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回升,主要受8寸晶圆提前备货带动,但下游需求仍低迷 [22] 业务进展 - 中国区收入占比稳定在84.1%,环比下滑1.9% [29] - 仅手机业务(环比增长1.7%)和工业及汽车业务(占比提升至10.6%)实现环比增长,PC、消费电子等板块均下滑 [24] - 12寸晶圆收入占比76.1%,环比下滑4.2%,8寸晶圆收入环比增长7.3% [26][27] 费用与资本开支 - 经营费用2.99亿美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6%至1.89亿美元,主要受开厂成本上升影响 [31] - 资本开支18.85亿美元,维持高位,上半年折旧摊销费用增长13% [3] - 存货环比增加14.7%至31.43亿美元,应收账款环比增加5.2%至12.1亿美元,反映下游需求低迷 [33] 下季度指引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对应23.2-23.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3.7亿美元 [4] - 预计下季度毛利率18-20%,低于市场预期的21.1% [4] 行业与公司特殊性 - 公司业绩主要受传统领域(手机、PC)带动,AI需求影响有限,管理层对年末需求持谨慎态度 [7] - 国产替代需求提升填补产能利用率,缩小与三星差距,国内收入占比已达80%以上 [7][9] - 在中美摩擦背景下,公司估值提升至2.6倍PB,主要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等事件催化 [9][11] - 当前估值更多反映中美摩擦、国产AI故事等事件催化,而非经营基本面 [13]
中芯国际:“火热” 估值撞上 “冰冷” 答卷 重估路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