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发布与性能 - GPT-5采用多层级架构整合o3系列推理能力,重点提升智能体能力并屠榜LMArena所有细分类目[3] - 模型提供四个版本:标准模式GPT-5、轻量版GPT-5 mini、高速版GPT-5 nano和ChatGPT专用版GPT-5 Chat[9] -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模型解决多数问题、深度推理模型处理复杂问题、实时路由器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11][12] 技术架构与创新 - 统一架构整合GPT系列语言模型和o系列推理模型,具备自动调度子模型能力[11] - 开源两款MoE模型gpt-oss-20b(21B参数)和gpt-oss-120b(117B参数),采用Apache 2.0许可协议允许商用[28][29] - 模型加入人格模式提供四种输出风格,在多模态和EQ表现上有显著提升[23][25] 商业化策略 - API价格显著降低,GPT-5输入价格1.25美元/M Tokens仅为o1-pro的1/120[14] - 企业版对美国联邦政府推出1美元/机构的促销价,GitHub Copilot提供免费预览版[17][19][21] - 年化收入达120亿美元,70%来自C端订阅,20%来自API调用[4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开源模型占据OpenRouter趋势榜前10名中的9席,阿里/月之暗面/智谱等密集发布新模型[1] - 开源闭源差距缩小,2025年起各厂商模型与OpenAI技术代差显著收窄[54][55][57] - 微软/Google/Meta市值因AI实现两位数增长,Meta广告转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52][53] 用户数据与采用 - 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7亿占全球人口近10%,年下载量突破10亿次[42][45][47] - 使用场景从工作向生活延伸,周末使用频率与工作日差距缩小至10%以内[47] - 教育/医疗领域应用突出,演示案例显示能处理复杂情感咨询和实时语言教学[25][26] 研发投入与趋势 - 训练资源消耗创纪录,Orion版本两轮训练耗资5亿美元使用10万张GPU[37] - 模型迭代周期延长,GPT-4到GPT-5耗时2年半,GPT-3到GPT-4耗时33个月[34] - 计划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可容纳40万颗AI芯片[41]
终于发布的GPT-5,和它改变世界的982天
36氪·2025-08-08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