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瑞士百达美国高级经济学家崔晓:特朗普施压美联储相当于打开“潘多拉魔盒”
第一财经·2025-08-08 12:29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的动机与手段 - 特朗普通过提名"影子主席"和公开施压试图影响美联储降息决策 旨在推动长期利率下行[1][4][9] - 上周美联储利率决议中两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鲍曼和沃勒)首次联合反对维持利率不变 为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名理事持异议[1] - 特朗普政府以美联储大楼翻修案为攻击点 试图为解雇鲍威尔寻找法律依据[1][4][10] 美联储独立性的法律保障与挑战 - 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和1935年最高法院判例 总统仅能"因故"解职理事 政策分歧不构成合法理由[5] - 特朗普可能通过废除参议院"60票规则"改变立法程序 进而削弱美联储独立性[11][12] - 历史上仅有两次总统成功干预美联储决策案例(1965年约翰逊和1972年尼克松) 均导致严重通胀后果[13][14] 潜在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 主要候选人包括白宫顾问哈塞特、前理事沃什、现任理事沃勒、财长贝森特和前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6][7][8] - 所有候选人均比鲍威尔更"鸽派" 但专家评估无人会完全执行特朗普要求的1%极端利率[6][7][8] - 沃什近期立场转向"鸽派" 沃勒在加息周期中曾具领导地位 两人若上任可能保持部分独立性[7]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策略 - 市场已开始计价2024年6月后更大幅度降息 预计鲍威尔任期内最多降息50基点[16][17] - 建议投资者交易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并布局美联储与欧央行政策分化带来的美元下行机会[16] - 极端情景下若美联储独立性丧失可能导致美元资产全面贬值 长期利率飙升和滞胀风险[17] 国际央行独立性对比 - 土耳其案例显示政治干预央行导致2022年通胀达72% 里拉贬值60%[15] - 日本央行面临政治压力 但市场通过加息预期倒逼其保持独立性[15] - 经济学模型证实央行独立性可维持更低且更稳定的通胀水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