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8 13:11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在持续3年跑输大市后,今年迎来爆发,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达16.67%,跑赢沪指8.42%和沪深300指数4.54% [5][6] - 242只规模超100亿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仅35%跑赢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68%跑赢沪指,85%跑赢沪深300指数,14只年内收益为负 [6][7] - 明星基金经理整体表现落后于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水平,可能与抱团核心股有关,重仓的食品饮料(白酒指数下跌8.41%)和新能源(光伏设备下跌4.86%)板块表现不佳 [7][8] 基金经理业绩分化 - 医药主题基金经理表现突出,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68.97%,赵蓓的工银新经济上涨89.92%,金笑非、吴兴武、郑磊等管理的医药基金涨幅均超50% [10][11][12] - 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如谢治宇(兴全社会价值收益34.48%)、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上涨22.63%)、杜猛(旗下基金收益均超30%)、黄兴亮(万家经济新动能A上涨42.62%)等表现优异 [13][14] -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欠佳,刘彦春管理的基金收益在-1%至1%之间,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亏损4.93%,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亏损5.04%,主要因重仓白酒和新能源板块 [16] 市场结构性机会 - 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共同特点是布局新兴领域如AI、创新药、新消费等,并在二季度及时调整持仓结构 [15] - 医药基金内部出现分化,重仓创新药尤其是港股创新药的基金业绩领先,如中欧医疗创新港股仓位达47%,工银新经济港股仓位65% [10][11] -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导致部分基金经理策略不适应,行业判断能力和调仓灵活性成为制胜关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