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投资回报率下降,为什么还要上大学?
虎嗅·2025-08-08 14:48

教育投资与就业趋势 - 高分考生放弃清北名校冷门专业转向就业前景好的双非院校或职业教育,显示学生和家长更注重专业就业导向而非单纯名校光环 [1][3] - 2025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连续4年超千万,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2][19] - 低收入家庭学生更倾向选择就业导向强的专业,而经济优越家庭学生可能选择基础学科,但均会考虑就业生存问题 [3] 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 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早,不利于应对职业转换,需加强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培养 [7][8] -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强调硬技能(写作、计算)和软技能(沟通、学习能力),中国高校需优化课程设置 [8][9] - 金融业毕业生需提升数据分析、写作等硬技能及沟通、抗压等软技能,但高校培养存在短板 [26][27] 就业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三大挑战:供给规模扩大(年入学超1000万)、就业弹性下降(房地产等行业收缩)、AI加速结构性矛盾(20%-30%初级白领岗位或被替代) [19][20][21] - 三大机遇:AI推动教育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数字化与软技能融合、银发经济催生照料产业需求 [22][23] - 2024届本科毕业生近六成起薪≤6000元,月入破万不足一成,但蓝领(如月嫂)收入反超部分白领 [10][34]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 - AI可能替代部分制造业和白领岗位,但对服务业(需沟通技能)影响有限 [29][32] - 研究显示AI每提升1%可增加3.5%劳动需求,尤其利好低认知高非认知能力岗位,工资差距或缩小 [33][34] - 生成式AI难以替代个性化写作,但写作能力恰是当前毕业生薄弱环节 [30][31] 政策与人才培养建议 - 需增强就业弹性,如优化社保政策以减少企业用工成本,避免过度劳动 [36][37] - 高校应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将就业质量纳入评价体系,倒逼专业改革 [38][40] - 职业教育体系(如高职招收本科生)提供多元选择,未来或吸引更多学生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