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制度 综合效应凸显
金融时报·2025-08-08 15:04
长护险制度发展现状 - 长护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险 旨在破解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1] - 试点自2016年15个城市扩展至2020年49个城市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 - 截至2024年底参保人数达1.9亿人 累计惠及超200万失能群众 [1] - 累计筹集资金超1000亿元 支出850亿元 减轻群众负担超500亿元 [1] 地方试点实施成效 - 南宁市细分80项服务标准(生活照护59项+医疗护理21项) [1] - 累计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超678万人次 [1] - 年均为参保人员减负超2万元 [1] - 山东覆盖5173万人 带动近8万人就业 [3] 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 2022年长期照护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 - 2024年4月全国首批81人获长期照护师职业等级证书 [2] - 试点城市护理服务人员达30万人 较初期增长超50% [3] - 上海市通过星级评定机制(三星至五星)提升服务质量 [2]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49个试点城市定点服务机构超8800家 [3] - 资金聚集效应为养老机构提供稳定客源和收入预期 [3] - 南宁创新"服务跟着人走"模式 促进医疗机构与社区协同 [3] - 制度成为银发经济重要引擎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3] 政策体系完善进程 - 国家医保局已出台失能评估、机构管理等15个规范性文件 [4] - 正在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长护险制度框架 [4] - 制度基础持续夯实 民生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