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绩优产品相继封盘 私募发行市场冷热不均
中国证券报·2025-08-08 15:17

私募行业动态 - 百亿级量化私募衍复投资计划于7月1日起关闭所有中证500、中证1000、万得小市值概念指数增强产品的新客户申购 已持有投资者追加投资不受影响[1][2] - 知名量化私募宽德投资也将在6月30日全渠道进行封盘[1][2] - 百亿级主观私募睿郡资产宣布旗下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所管产品自6月8日起暂停接受新客户申购申请[4] 公司规模与业绩表现 - 衍复投资2019年7月成立 2020年1月第一只产品建仓运作 同年6月管理规模破10亿元 10月破100亿元 最新管理规模超700亿元[2] - 衍复投资旗下产品近一年平均收益率超过27%[2] - 国金量化多因子A近一年收益率达30.26% 近三年达38.83% 近五年达107.64%[2] 产品限购原因 - 基金公司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 通过主动控制基金规模扩张速度 维护业绩表现连续性和稳定性[3] - 国金基金对旗下国金量化多因子基金实施大额申购限制 单日单笔及累计申购金额均不得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2][3] 募资市场状况 - 主观私募年初迎来募资小高峰 董承非管理产品年初募集到"小几十亿"[4] - 重阳投资今年以来合计申购规模近30亿元 招商银行渠道贡献较大[4] - 私募发行市场呈现冷热不均态势 产品热销仅发生在极少数头部绩优私募[1][6] 量化与主观私募对比 - 量化私募吸金能力更强 主观私募难以出现2021年动辄吸金大几十亿元甚至百亿元的募资盛况[6] - 市场状况、成交量、舆论环境对量化私募比较友好 今年可能成为量化私募大年[6] - 大型量化私募业绩普遍不错 热门产品一上线就"秒光" 新兴绩优量化私募管理规模持续走高[6] 行业整体挑战 - 大多数私募机构仍面临募资难题 部分机构坦言"已躺平"[6] - 前期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私募机构在产品开放时面临较大净赎回压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