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基金经理出走之后: 是“一地鸡毛 ”还是“下一任更好”
中国证券报·2025-08-08 15:16
知名基金经理离任对中小基金公司的影响 - 2024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如丘栋荣、范妍、周海栋等离任 对中小基金公司权益规模造成明显下滑压力[1] - 部分被接管产品业绩表现优于前任管理时期 例如中庚价值领航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5.90% 超越沪深300指数[3] - 圆信永丰聚优A在基金经理变更后近一年回报率超40% 因重仓医疗保健行业获益[4] 基金经理离任原因分析 - 离任与业绩压力、行业竞争、公司内部因素及个人职业规划相关 连续业绩不达标可能导致降薪降职[6] - 同业公司提供更优厚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 加剧人才竞争[6] -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知名基金经理离任后代表产品规模发生较大变化 市场认可度较高导致大规模赎回[6] 中小基金公司的应对策略 - 通过自主培养基金经理梯队 合理安排接任以延续产品投资风格和团队策略[7] - 加强平台化投研体系建设 从个人驱动转向机构化能力建设 形成可持续品牌护城河[7][9] - 利用政策支持开展差异化产品布局 聚焦细分领域权益基金和中低波动型产品[8] 政策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8] - 新政要求基金公司绩效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 强化三年以上中长期考核[8] - 浮动管理费机制削弱大型基金公司规模优势 提升中小基金公司相对竞争地位[9] 产品与投研战略调整 - 中小基金公司坚持精品产品策略 避免同质化产品发行 聚焦主动权益产品创新[9][10] - 投研层面加强团队化、专业化建设 发挥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协同机制[9] - 通过多元化价值风格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配置需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