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金融机构承销业务竞争应跳出“费率”围城
证券日报·2025-08-08 15:19
■ 李 文 短期来看,债券承销低价竞争或许能为机构带来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当承销费率跌破成 本线,专业服务的"缩水效应"会沿着债券生命周期传导,造成一系列"连锁危害"。 第一,竞标机构"以价换量"。当前债券承销市场过度聚焦承销机构的承销金额与数量排名,"唯规 模论"的导向使得"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业务规模较大的机构手中。而这些机构再以极低的承销费率参 与竞标,进一步做大承销规模,以便获取相对高的市场排名,在后续业务承揽中占据优势,从而形成低 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第二,价格主导评标结果。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不少发行人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或"低价高分"的 评标规则,对机构服务质量、风控能力等非价格因素权重设置明显不足。这种"价格至上"的筛选逻辑, 变相鼓励承销机构牺牲合理利润空间,以低价作为获取业务准入资格的筹码。 第三,机构业务结构单一化。近年来,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上半年,债券市场总存量已超188万亿元,成为各类机构业务布局的关键领域之一。尤其是不少机构业 务结构较为单一,债券承销就成了其必争的"现金流业务"。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即便面临微利甚至亏本 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