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与民营经济的十年与新十年
证券日报·2025-08-08 15:19
在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纺织园区,某纺织公司的数字化仓库里,每一卷纱线都贴着可溯源的电子标 签。"这些'会说话'的货物,就是我们的融资凭证。"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近期收到了700万元贷款。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李 冰 过去每逢中秋和春节前夕,蒙牛经销商李网都要从江苏"打飞的"赶往内蒙古总部,只为拿到一份几 十万元备货贷款所需的经销授权合同。这是当地银行的硬性要求。如今,网商银行通过产业链金融模 式,让"李网们"无须奔波也能轻松获得贷款。 自2015年首批民营银行开业以来,这样的故事十年间不断上演。这些新兴银行探索出一条服务民营 经济的独特路径:没有实体网点,依托支付、消费等场景采集多维数据,通过算法填补小微企业等"信 用白户"的金融服务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到,"提高为民营经 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而如何推动民营银行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近 日,记者采访了多家民营银行及业内人士,旨在通过剖析过去十年民营银行的成长轨迹,为当前大量中 小银行摆脱同质化竞争、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效能提供一些借鉴。 差异化服务 填补市场空白 上述纺织公司是沃尔玛等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