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持续“扫货”银行股 平安人寿年内三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



险资增持银行股行为 - 平安人寿增持629.5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每股均价54.19港元 持股比例从14.87%升至15.01%触发举牌[1][3] - 平安人寿年内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前两次分别于1月10日和3月13日 持股比例先后突破5%和10%[2][3] - 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获平安资管两度举牌 持股比例分别达5%和10% 中信银行H股和杭州银行A股亦获其他险资举牌[3] 险资投资偏好特点 - 险资偏爱国有大行及头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投资标的集中在H股 主要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并使用保险责任准备金[5] - 上市银行H股较A股股息率更高 6家国有大行H股股息率均高于A股 其中5家超过5%[5] - H股具有估值优势 市净率普遍0.4-0.7倍 通过港股通持有满12个月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且大额二级市场交易操作便利[5] 险资投资逻辑分析 - 银行股具备稳定股息回报 较低股价波动和持续盈利能力 被视为兼具防御性与收益性的安全资产[3] - 险资举牌可优化财务报表 通过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规避二级市场波动影响 平安人寿阶梯式增持体现该策略[4] - 险资决策综合考虑股息率 税收优势 流通盘规模 监管要求及抗周期属性 体现国有大行独特投资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