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启动,成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上线首日达成142笔交易,金额70.48亿元,其中买入占比68.6%(49.04亿元)[1][2] - 截至2024年5月,"北向通"入市投资者达821家,日均成交额从2017年22亿元跃升至2024年5月的466亿元,单月成交达9792亿元[2]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达4.22万亿元,占市场总托管量3%,较2017年末增长248%[2][6] 双向互联互通机制拓展 - 2021年9月"南向通"上线,托管债券数量从2021年9月的35只(余额55.25亿元)增至2024年5月的865只(余额4420.2亿元)[4] - 2023年5月推出"互换通",累计达成利率互换交易3600笔,名义本金1.77万亿元,日均成交从首月30亿元增至2024年4月120亿元[5] - 2024年5月优化"互换通"机制,新增产品类型与配套功能,降低参与成本[5] 国际认可度与市场影响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三大全球债券指数,引入数千亿美元跟踪资金[6] - 境外机构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累计增持超8500亿元,熊猫债发行规模较2017年末增长280%至8500亿元[6] - 国际投资者通过债券通参与中国债市的渠道占比达40%,成为最重要投资渠道之一[3] 未来发展方向 - 将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完善"债券通""互换通"机制,探索人民币债券作为离岸合格担保品[7] - 计划丰富利率汇率衍生工具,推动境内外基础设施联通合作与跨境监管互认[7] - 目标提升债券市场国际吸引力,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参与[7]
债券通高效运行七周年 中国债市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2025-08-08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