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发行量下降 银行“点绿成金”如何通堵点
中国证券报·2025-08-08 15:28
绿色债券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同比下降14.96%,发行金额同比下降46.75% [1] - 2023年境内新增绿色债券479只,同比下降15.67%,连续两年下滑 [1] - 2024年上半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199只,筹资主体中非国有企业仅占21家(共142家) [3] 银行ESG投资结构 - 绿色信贷占银行ESG投资超80%,2023年三季度末规模达28.58万亿元,存量全球第一 [2] - ESG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880亿元(占理财总规模0.66%),固收类占比75%,环境保护主题产品仅73只 [4] - 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以国企为主(2024年上半年82家地方国企+39家央企),中小企业融资普惠性不足 [3] 行业挑战与监管短板 - ESG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银行采用不同评估方法,碳排放数据不完整制约资产组合计算 [7] - 绿色债券存在多头监管,政策优惠与高认证成本导致企业发行意愿下降 [6][8] - 转型金融标准缺失,碳密集产业难以获得绿色金融支持 [7] 创新实践与政策支持 - 兴业银行推出全国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湿地碳汇贷等创新产品 [11] - 杭州联合银行发布首只区域ESG信用债篮子,聚焦浙江债市 [11] - 政策提出研究转型金融标准,鼓励绿色股权融资、碳金融衍生工具创新 [9] 技术应用与未来方向 - 绿色金融科技可提升环境数据测算效率,实现投资项目精准对接 [10] - 中国绿色领域直接融资比例有望从10%提升至40%,绿色金融前景广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