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落地企业端:开源闭源之争未终结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2025-08-08 16:53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行业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DeepSeek在企业层面完成AI技术"扫盲",但阿里巴巴、阶跃星辰、百度等企业在商业化进程中领先,已跑通业务流程 [1] - 企业端对大模型需求敏感,10%效率提升可显著影响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层已形成付费意愿 [5] - 亚信科技2025年上半年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达2600万元,同比增长76倍,已签订单金额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 [3] - 阿里巴巴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公共云收入受AI需求带动加速 [3] - 阶跃星辰2025年商业化收入目标冲击10亿元,主要收入来自企业端,合作方覆盖头部手机企业(50%市占率)及汽车企业如吉利 [4] 开源与闭源模式对比 - 开源模型在中国形成风潮(阿里巴巴、百度等均有开源模型),但企业落地时仍面临开源与闭源路线之争 [1][7] - 开源模型免费但缺乏原厂支持,迭代速度慢,企业私有化部署时需自行适配业务场景,成功率低(30%-60%放弃率) [8] - 闭源模型迭代速度快且提供原厂支持,阶跃星辰副总裁认为闭源才能支撑健康商业模式 [8] - 阿里巴巴同时布局开源与闭源,拥有中国最大开源模型家族,客户包括宝马、中国联通等 [3]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定制化交付模式被阶跃星辰视为不健康,AI 1.0时代定制化项目技术复用性低且成本线性增长,大模型价格战加剧该问题(单项目报价从1000万降至20万) [8][9] - 科技大厂通过低价API策略(如买云送模型)挤压初创企业生存空间,token收费模式难以为继 [9][10] - 阶跃星辰采用"超级模型+超级应用"双轨策略,认为模型能力决定应用上限,应用反哺模型迭代 [4] - 亚信科技通过行业解决方案(能源电力、工业制造等)构建标杆案例,与阿里云累计共建近百个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