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崔崖变形记:石窝窝变生态乐园,看一条溪流如何盘活整座青山
齐鲁晚报·2025-08-08 18:28

景区开发与转型 - 北崔崖从贫瘠山村转型为国家AAA级景区 2023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9] - 景区开发注重生态保护 利用726米牛角山崖壁打造蹦极项目 保留200余棵百年黄栌古树[9] - 建成3.7公里生态步道串联黑龙潭 老龙湾等景点 配套高空漂流和亲水竹筏项目[9] 商业模式与收益分配 - 采用"现金入股50% 村民分红30% 村集体提留10% 发展基金10%"的四维分配模式[10] - 2023年村民人均获得580元集体分红 土地流转租金达2元/平方米[10] - 创造51个本地就业岗位 带动20户农家乐经营 形成"务工薪金+股份分红+旅游收入"的三重收益结构[10] 衍生产业链拓展 - 开发"北崔崖"品牌矿泉水 年销量50万瓶 利用山泉微量元素优势[11] - 农产品加工年销售额40万元 涵盖山楂 小米 香椿等特色山货[11] - 通过供销系统和电商渠道实现山货增值 构建"旅游+农产品"复合产业体系[11] 资源禀赋与开发成效 - 遇龙河自然景观包含峭壁 怪石 冰瀑等四季差异化旅游资源[6][7][9] - 2015年启动生态开发前村集体年收入仅2万元 2023年实现旅游与农产品综合创收[1][10][11] - 开发过程中保留原始地貌特征 将石灰岩荒坡转化为核心景观资源[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