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焦点:消费互联网盈利下调是否终结 - 消费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携程等)盈利下调是否结束是二季度财报季核心看点,将影响投资者在数字娱乐龙头(腾讯、网易、腾讯音乐、快手)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资金轮换 [1] - 过去三个月消费互联网股平均股价下跌5%(同期KWEB指数上涨4%),数字娱乐龙头平均股价大涨31%,分化源于消费互联网企业密集投资与竞争导致2025年彭博一致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adj EPS)平均下调20% [1] - 需重点关注消费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对竞争/投资强度的表态及未来1-2季度财务指引,摩根大通当前行业首选标的为:腾讯音乐>快手>阿里巴巴>携程>腾讯 [1] 资金轮换策略:数字娱乐回流消费互联网 - 虽无确凿证据表明消费互联网盈利下调已结束,但结合估值、盈利修正及基本面变化,从数字娱乐龙头选择性转回消费互联网具备较好风险回报比 [2] - 数字娱乐板块中网易和B站已被下调评级,消费互联网板块更看好阿里巴巴和携程 [3] 外卖与即时零售竞争格局 - 外卖与即时零售投资强度将在2025年三季度达峰,之后缓和但未来几年持续 [4] - 阿里巴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美团面临压力:美团2024年占据80%行业收入份额和99%利润份额,新竞争可能导致其份额下滑,行业利润池缩小挑战长期盈利前景 [5] 股价新驱动力:叙事逻辑变迁 - 阿里巴巴股价驱动逻辑转向云计算与AI,下半年云业务收入增长为核心驱动力 [6] - 腾讯音乐从订阅驱动转向ARPU驱动,2025-2026年有望实现可持续利润增长 [6] - 大麦娱乐转型IP商业化平台,预计2026-2029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8% [6] AI资本开支趋势 - 2024年下半年芯片囤积及2025年需求增长放缓将导致全行业AI资本开支增速下降 [7] - 腾讯2024年AI资本开支同比增152%,2025-2026年增速降至25%/20%,分别为520亿/620亿元,占总资本开支55% [7] - 阿里巴巴计划2025年3月起三年内至少投入3800亿元,2026财年总资本开支1070亿元中AI占比65%(约700亿元) [10] - 腾讯2025年AI资本开支或导致利润率下降2个百分点,AI运营开支再拖累1个百分点;阿里巴巴2026财年AI资本开支或导致利润率下降2个百分点 [11] 重点公司二季度前瞻 - 腾讯预计总营收1820亿元(同比+2%),调整后EPS6.8元(高于一致预期3%),关注AI应用开发与游戏增长 [13] - 阿里巴巴预计总营收2480亿元(同比+2%),调整后EPS15.2元(低于一致预期5%),外卖与即时零售投资约100亿元 [13] - 美团预计总营收945亿元(同比+15%),调整后EPS1.8元(高于一致预期16%),全年外卖与即时零售投资约100亿元 [16] - 京东预计营收同比+16%,调整后EPS3.7元(低于一致预期6%),外卖业务二季度亏损110亿元,日均订单1500万单,每单亏损8元 [16] - 携程2025年调整后EPS预期高于一致预期7%,京东入局旅游业务短期影响有限 [16] 股价表现与估值修复空间 - 过去三个月消费互联网盈利预期下调20%但股价仅平均下跌4%,原因包括投资者提前调整预期、2026年盈利改善预期及低估值(2025年预期市盈率平均14倍) [17] - 数字娱乐板块年初至今平均股价上涨66%但盈利预期仅上调3%,若消费互联网盈利下调见底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17]
盈利下调何时休?小摩:可以抄底港股消费互联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