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情况 - 东阳光药通过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成为港交所首例此类案例 [2] - 上市首日股价收跌0.56%,次日续跌6.09%,表现遇冷 [2] - 介绍上市未发行新股,未引入增量资金,股价下跌可能与原有股东获利抛售及港股创新药板块调整有关 [2] 核心产品表现 - 抗流感药物"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曾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3] - 该产品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2024年54.8%,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3] - 抗感染药物收入从2023年57.46亿元降至2024年27.98亿元,同比腰斩 [3][4]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63.86亿元下降至2024年40.19亿元 [3]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及2480.3万元,波动剧烈 [5]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40.7%,主要因2024年一季度流感高发期基数较高 [4] 行业竞争 - 中国有超过70家制药公司生产磷酸奥司他韦,市场竞争激烈 [5]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F Hoffmann-La Roche AG、广州一品红制药等厂商 [5] 多元化转型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占比从2022年13.6%提升至2024年26.6%,成为新增长点 [4][6] -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销售额从2022年不到9000万元飙升至2024年逾2亿元 [6] - 公司在中国有49款1类在研创新药物,包括1款已提交NDA和10款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 [8] 产品结构 - 抗感染药物收入占比从2023年90%降至2024年69.6% [4] - 磷酸奥司他韦收入占比从2023年86.9%降至2024年64.2% [7]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占比从2023年5.9%提升至2024年15.5% [7]
【IPO追踪】“流感神药”不灵了?东阳光药合并上市后股价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