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稳定币没戏了?
虎嗅·2025-08-08 20:49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情况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但市场情绪因严苛的牌照申请门槛大幅降温 [1] - 首批牌照数量仅个位数,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数十家"规模,且推迟至2026年初发放 [1] - 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巨头未进入首批获批名单,获批主体主要为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和三大发钞银行 [1][3] 牌照申请门槛与合规要求 - 内地企业需同时满足香港监管要求和内地数据安全审批,跨境数据流动需通过内地许可 [1] - 稳定币发行方需严格执行用户实名制,追踪所有交易行为,禁止匿名使用和VPN绕过监管 [2][3] - 高额准备金要求和资金安全保障规定,需确保每个稳定币背后有真实资产支持 [3] 监管逻辑与风险防范 - 香港监管层将安全性置于首位,防范利用区块链技术绕开传统银行体系的洗钱和金融犯罪风险 [2] - 严格监管旨在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声誉,避免跨境稳定币风险失控 [2] - 香港稳定币模式强调"合规、安全、透明",功能上接近"数字法币的电子代币"或央行数字货币延伸 [4] 香港稳定币的战略定位 - 香港稳定币旨在对冲美元霸权,削弱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结算中的垄断地位(占比95%以上) [6] - 通过本币稳定币促进多极化主权货币体系,避免核心金融利益受制于美国 [6] - 模式介于传统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兼顾风险防控与货币主导权争夺 [5][6] 市场影响与局限性 - 高门槛限制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平台参与,用户规模因实名制和严格合规受限 [6] - 香港稳定币在流动性和普及度上难以与USDT等成熟美元稳定币抗衡 [6] - 监管框架被视为保守,但反映了香港从"盲目创新"向"安全优先"的转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