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器人之城”盘点:22城坐拥超万家企业
机器人产业全国发展概况 - 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051.9万套 [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数量达45.17万家,较2020年增长206.73%,东部地区企业占比66.06% [5] - 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半 [7] 重点城市机器人产业格局 - 深圳以65291家机器人企业领跑全国,广州53288家、上海45801家分列二三位 [2][5] - 北京38068家、苏州37234家机器人企业,京津冀与长三角形成产业带 [5][6] - 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24万台占全国44%,连续五年第一 [6] 区域产业集群特点 - 珠三角优势在于企业数量(广深合计超11万家)和完整产业链 [6][10] - 长三角在前沿技术(如上海智元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先 [6][7] - 京津冀依托政策支持(北京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和高校资源 [7][9] 政策与技术发展动态 - 深圳2025年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行动计划,聚焦AI芯片等核心技术 [9] - 武汉推出人形机器人三年方案,重点开放危化品搬运等三类场景 [9] - 北京上海已建立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多地成立省级创新中心 [2][9] 未来产业趋势 - AI驱动技术范式重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改变生态 [8][10] - 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结合实现毫米级精密组装 [9] - 差异化竞争成关键,如广州聚焦汽车制造场景、深圳强化技术攻坚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