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硬折扣赛道竞争加剧,京东计划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设5家京东折扣超市,首家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1]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将于8月底在杭州开业,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长期目标为1000家,聚焦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1] - 盒马NB已开设近3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域[1] - 传统商超物美已在北京开设6家"物美超值"门店,计划年底扩展至25家[2] 市场背景 - 2024年全球折扣产品增量销售份额增长61.1亿美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成为增速第三快的零售渠道[2] - 硬折扣超市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期,顾客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推动业态发展[2] - 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商超品牌与平台型企业均在加码布局[2] 运营模式 - 硬折扣超市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SKU(约1300个,仅为大卖场的15%)和增加自有品牌商品(占比60%以上)实现低价[3] - 物美超值将自有品牌分为三个价格带:物美超值、物美精选、物美Premier,中间价格带品类更多[3] - 盒马NBSKU控制在1000-1200个,生鲜占比超60%,客单价35-50元,自有品牌"盒马NB优选"占比35%,价格比市场低15%-20%[3] 区域策略 - 各企业聚焦大本营区域:盒马NB深耕华东,物美超值围绕京津冀,快乐猴和京东折扣超市首批布局业务密集城市[4] - 企业采取稳健扩张策略,优先在供应链完备区域建立优势[5] 行业挑战 - 缩减SKU过程中的商品取舍、自有品牌建设、门店选址及加盟模式等均为运营难点[5] - 中国硬折扣鼻祖比宜德因运营管理体系未能匹配扩张速度,于2023年出现经营困难[5] - 行业需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6] - 未来竞争格局将趋向多元化,企业需建立独特竞争力[6]
零售巨头抢滩硬折扣:供应链与差异化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