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不动产服务信托登记取得新突破 将房产纳入信托框架
金融时报·2025-08-08 15:52

政策背景与探索历程 - 国务院2023年11月批复支持北京探索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机制 [3]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1月提出建立健全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并推动非资金信托财产登记落地 [3] - 北京和上海自2023年11月起相继宣布探索信托财产登记机制 上海2024年8月通过条例明确探索不动产股权等信托财产登记 [3] 北京试点推进与落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4年12月联合印发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通知 [4] -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3月27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服务 [4] - 北京市首单不动产服务信托"外贸信托-吉量10号"于近期顺利落地 从政策发布到首单落地历时不到3个月 [4][5] 行业意义与制度优势 - 不动产信托登记解决信托财产独立性缺失问题 使破产隔离等制度得以充分体现 [5][7] - 政策明确财产登记范围登记机关和登记规则 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推动信托公司加大资产服务类信托布局 [5] - 通过信托机制实现不动产专业运营集中规划风险隔离和收益专用 保障老人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并解放子女养老压力 [2][6] 当前挑战与发展建议 - 法律制度不完善 信托法未明确登记具体操作规则和程序 存在法律衔接断层 [8][9] - 不动产信托交付需缴纳印花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 信托终结时面临重复征税 高昂税费影响高净值人群积极性 [8] - 专家建议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立法 明确操作规则并与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衔接 出台专门信托税收政策避免重复征税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