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助贷业务收费 功夫在通知之外
金融时报·2025-08-08 15:52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旨在整治互联网助贷业务收费乱象 [1] - 规定商业银行须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并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 [2] - 明确平台运营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增信服务机构不得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形式变相提高增信服务费率 [2]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助贷机构以“低息快贷”为诱饵,在贷款过程中设置名目繁多的服务费陷阱,如咨询费、手续费、通道费、加急费等 [1] - 收费项目在合同中表述模糊,导致借款人在还款时才发现背负远超预期的高额费用 [1] - 投诉平台上“隐形收费”和“捆绑销售”成为高频投诉词汇,严重损害借款人利益并破坏行业生态 [1] 乱象成因分析 - 部分助贷机构受利益驱使,将业务视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2] - 监管存在滞后性和空白地带,对新兴收费形式和隐蔽操作手法约束不足 [2] - 借款人缺乏足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难以有效识别收费陷阱 [2] 未来监管与行业自律方向 - 监管部门需强化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资金流向和收费项目进行实时监测 [3] - 需加大对违规助贷机构的惩处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以形成震慑效应 [3] - 助贷机构应加强自律,建立严格的收费管理制度,公开收费信息以提高业务透明度 [3] - 需通过多方合作提升借款人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