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 场景体系分散 - 银行合作方多为大型平台或集团企业 需求个性化与碎片化导致难以形成通用标杆产品 品牌化与标准化形象难以呈现[1] - 资金监管业务在不同领域和地区要求各异 场景建设只能一事一议[1] 技术孤立性问题 - 银行缺乏自主控制的非银场景 依赖外部合作导致自主研发比例低[2] - 不同场景间技术标准难统一 科技资源与客户数据共享困难形成技术孤岛[2] - 自研率和复用率低 技术版本多 难以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降低成本[2] 内部统筹缺失 - 场景建设职责分散于各前台业务部门 后台科技部门专注研发运维 缺乏统筹管理导致效率低下[3] - 公司业务部 零售信贷部 个人金融部项目目标客户重叠但局限于自身业务 忽视跨部门协同[3] 数据割裂现象 - 采购外部服务时因法律监管 技术水平等因素导致系统与数据独立 场景间难以共享数据与交叉销售[4] - 自建场景外仅嵌入链接或对接接口 难以获取客户信息与行为数据 导致与传统业务间存在数据壁垒[4] 场景效益未凸显 - 场景建设成本高 收益实现面临挑战[5] - 低频金融与高频非金融服务结合虽吸引客户流量但转化率低 客户运营能力待提升[6] - 营销投入力度不及互联网企业 长期依靠补贴难培养客户忠诚度与使用习惯[7] - 部分场景为满足监管要求或仅将线下业务线上化 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不佳 缺乏竞争优势[8] 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的突破点 重点场景突破与平台化发展 - 初期筛选特色场景重点拓展 如企业支付结算服务 绑定金融服务至企业核心非银场景打造特色品牌[10] - 长远整合场景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 提供金融加非金融综合化全生命周期服务[10] - 与美团企业版等互联网平台优势互补 快速搭建核心场景和多维生态提升用户黏性[10] 内部组织管理优化 - 建立场景金融部门或团队负责场景设计开发与推广 部分领先银行已设一级部门[11] - 推动跨部门协作打破壁垒 结合对公零售科技风险管理等部门形成合力[11] - 区域化管理依区域产业特点设对公团队提供本地化定制化服务[11] 人才与科技能力提升 - 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内训与外引打造懂金融科技与产业的人才队伍[12] - 优化激励机制挂钩绩效考核与激励激发创新动力 构建人才梯队确保创新可持续[12] -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重点技术与核心能力 构建开放平台用数字技术API对接企业系统提服务效率[13] - 优化数据治理加强数据采集清洗与分析构建高质量数据资产[13] - 建设智能风控体系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动态风险管理体系[13] - 提升场景化风险评估能力设差异化模型提风险识别能力 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监控企业经营降风险[13] 场景运营能力提升 - 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运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 跨场景渠道与系统共享资源与交叉营销[14] - 以大数据应用驱动绘制客户画像精准匹配需求与产品[14] - 以渠道整合为手段统筹技术渠道提取数据生成营销策略精准推送[14] - 以考核激励为支撑跟踪运营策略价值转化效率落实业绩至部门网点或个人提升长期价值[14] 场景与网点资源融合 - 建统一数据中台整合场景与网点数据形成全景客户视图[16] - 开发智能推荐系统依大数据与AI技术推荐客户至合适网点或提供个性化服务[16] - 线上线下联动引导业务办理提服务效率[16] - 赋能客户经理用CRM系统与移动端工具实时获取场景化需求精准服务[17] - 客户需求触发后自动分配客户经理跟进 跨渠道协作确保需求一致性响应[17] - 依场景行为数据推送网点服务营销信息 将网点服务延伸至客户场景如商圈合作[18] - 优化客户旅程设计无缝衔接旅程[18] 未来展望 - 对公场景金融是商业银行落实客户为中心理念 服务模式转型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19] - 需满足客群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提升体验与黏性 打造一站式金融生态和服务平台[19] - 需加强用户研究能力与第三方深度整合探索适配场景与实现路径[19] - 持续优化场景服务提升运营和转化能力提升用户价值 实现从产品导向到用户导向转变[19]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