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应更好地为银发经济服务
金融时报·2025-08-08 16:01

核心观点 - 银发经济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以创新驱动供给和服务满足需求 并坚持长期主义精神[1] - 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的6% 养老服务企业达74000家且呈快速发展态势[2] - 养老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面临供给端产品服务不足和需求端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的双重挑战[3] - 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4] - 保险业正加速布局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 已有8家保险机构在广东省投资21个养老社区项目[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方面26项举措[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 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制度设计[2]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从15个扩大到49个 参保人数超过1.8亿人[4] 市场规模 - 2024年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的6%[2] - 2023年养老服务企业数量达74000家 呈快速发展态势[2] - 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银发健康业 银发制造业 银发金融业 银发文化业[2] 行业挑战 - 供给端存在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市场细分不够 无法精准满足多样化需求[3] -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匹配[3] - 需求端因个性化 动态化 私密化特点难以标准化 制约银发经济发展[3] - 长护险面临筹资和支付 服务内容和质量 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4] 创新解决方案 - 保险业探索医养联合体模式和"支付+服务"商业模式 丰富医养康宁服务体系[5] - 头部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5] - 建议通过社保与商保结合 低费率全周期缴费 建立行业统一标准等措施促进长护险落地[4] - 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打造老年全科学科 创建可持续高质量的医养服务体系[5] - 积极拥抱AI时代 让科技为医养融合贡献力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