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财政部印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从"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改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权重分别为30%、50%、20% 同时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也同步调整为相同周期和权重 [1][2] - 新考核机制旨在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破解"长钱短投"问题 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发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1][3] - 政策有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投资收益短期波动的包容性 推动保险公司基于中长期视角筛选优质个股 提升深度研究水平和个股定价能力 [3][4] 考核机制改革 - 考核周期从单一年度扩展到多周期组合 2023年10月首次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 本次进一步增加5年周期指标 [2] - 权重分配为当年度指标30%、3年周期指标50%、5年周期指标20%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步调整相同周期和权重 [2] - 长周期考核能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降低短期经营波动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 [2][3] 行业影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 其中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8.43% 财产险公司7.56% 距离25%的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6] - 新政策将推动国有险企延长对投资经理的考核时间 从被动维持市场稳定变为主动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更多投资于权益类资产 [3] - 保险资金增配1%的股票资产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预计带来3000亿元以上增量资金 [7] 投资策略调整 - 要求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强化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的匹配管理 改善"长钱短投"问题 [8] - 强调通过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 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且具有升值潜力和稳定现金流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 [8] - 促进通过基础设施REITs、绿色债券、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 [8] 公司回应 - 中国人保将构建以资负匹配为基点、动态平衡为手段、绝对收益为指引的投资管理体系 [9] - 中国人寿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期稳健投资要求 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9] - 中国太平将持续优化以长期价值投资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提升专业能力和风控水平 [9] - 中国再保将逐步加大长期性、战略性的权益资产配置力度 拓展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9] 政策背景 - 险资入市面临三大堵点: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错配、偿付能力压力抑制权益投资积极性、股票投资导致利润和净资产波动性提升 [6] -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将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 投资科创板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6] - 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更好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