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业务发展态势 - 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互换通”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管理人民币资产利率风险的重要渠道 [1] - 2025年二季度,“互换通”清算量为1.15万亿元,同比上升26.37%,占同期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总清算量的11.65% [1] - 上线以来累计清算量达7.16万亿元,参与者已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金融机构 [1] 市场影响与成效 - “互换通”上线后,5年期FR007利率互换的在岸与离岸价格相关性从95%提升至99%,境内外价格联动效应增强 [2] - 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达4.23万亿元,较2023年5月大幅增加1.04万亿元 [2] - 境内报价商结构更趋均衡,外资报价商参与度显著提升,境外投资者覆盖范围扩大,新增多家国际机构参与,累计达82家 [2] 产品创新与机制完善 - 2025年6月30日,“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产品期限拓展至30年,上线首日有2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累计交易56笔,名义本金规模达15.3亿元 [3] - 长期限合约的推出填补了长期限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空白,为超长期国债投资者提供精准对冲手段,契合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资本需求 [3] - 为降低机构参与成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决定继续全额减免“北向互换通”交易及清算费一年 [4] 风险管理与基础设施 - “互换通”业务风险资源占用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资源池储备充足,通过中央对手清算机制有效管控交易双方风险敞口 [3] - 多边净额轧差显著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占用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完善的履约担保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信用保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做好拓展LPR标的利率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境外投资者提供精准对冲人民币贷款利率风险的工具 [4][5] - 将持续丰富产品品种,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全链条、多维度”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4][5] - LPR利率互换合约的扩容将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参与的产品谱系,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5]
二季度“互换通”运行稳健
金融时报·2025-08-08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