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就不能轻易“给他脸”
南方都市报·2025-08-09 01:30
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运用,在给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技术扩张的某种蛮横。非经权利人明示 同意就以排他性的姿态剥夺权利人选择其他验证方式,这一切都在人脸识别技术"跑马圈地"的发展过程 中悉数上演。 南都隐私护卫队针对部分场景强制"刷脸"、人脸信息采集标识设置等情况走访实测发现,"刷脸"仍是一 些景区主流甚至唯一的身份验证方式。另外,居民小区、地铁站、高校、商场、公园、餐厅六类场所摄 像头安装密度很高,但仅有少部分设置了显著的提示标识。7月11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还实测广州30 家三甲医院发现,有半数医院在线上首次建档环节存在强制患者"刷脸"情况,个别医院未充分告知人脸 信息去向。 至于人脸信息被随意收集、粗放保存和肆意泄露、倒卖的情形,并没有因为文本层面立法精进而自动收 敛,特别是在诸多民生应用场景,人脸识别技术在推进中,对普通民众个人信息往往予取予夺,权利主 体的维权意识、主张与行为较难得到有效回应,加之后续司法成本高企,普通人对自身人脸信息的交付 与使用缺乏话语权。 正基于此,监管部门强势介入就显得更为迫切。人脸识别新规落地贯彻,对技术运用的各项强行限制, 使得有关部门可以主动进行专项治理,同时对个案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