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数据失真问题监管动态 - 保险公司数据失真问题已成为监管重点聚焦领域 金融监管总局近期下发《关于加强2024版人身保险公司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 对人身险公司数据报送提出完整规范要求 [1] - 2023年8月以来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因数据失真被罚 涉及问题包括财务业务数据不准确 未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 虚假列支费用 违规虚增偿付能力等 [1][2] - 华夏人寿因虚假列支费用和违规虚增偿付能力于8月1日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3] 监管处罚案例统计与分析 - 2023年已有11家保险公司总公司及众多分支机构因数据失真被罚 包括太保寿险 国元保险 大地财险等知名机构 [2] - 太保寿险因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被罚423万元 国元保险因类似问题被罚340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罚54万元 [4][5] - 多数处罚源于2023年现场检查 涉及2022年至2023年3月期间经营问题 公司普遍表示已完成整改 [4][5] 数据失真问题根源剖析 - 行业普遍存在数据失真现象 部分源于对报送规则理解偏差或人员能力不足 部分涉及主观刻意造假 [6] - 总公司造假动机多为规避监管指标(如偿付能力)和美化财报 分支机构造假多为完成考核获取个人利益 [7] - 国元保险表示不存在主观故意编造数据 问题主要源于个别险种操作流程不完善 [5][6] 监管强化措施与行业影响 - 监管将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 严肃查处数据造假 要求公司在2025年8月20日前完成历史数据修正 [8][9] - 《通知》提出六项具体规范 包括建立数据表责任制 落实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 加强科技投入提升数字化水平等 [8] - 随着监管数字化推进 非现场监管更依赖数据质量 行业需夯实数据基础以支撑新型监管模式 [1][9]
险企数字化转型:“数据失真”顽疾待解
中国经营报·2025-08-09 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