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经济日报·2025-08-09 09:2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 - 财政部公开曝光6起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传递终身问责和倒查责任信号[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1] 债务化解与增量控制措施 - 化解存量债务手段包括财政资金安排 压减支出 盘活存量资产 去年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2] - 新增隐性债务仍存在 部分地区通过国企举债融资实施项目 规模巨大[2] - 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大幅增加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扩大[3] 监管与问责机制 - 隐性债务无法隐藏 领导干部即使离任仍被查处 终身问责制严格执行[3] - 全口径监测 预算管理强化 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实施 保持高压监管态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