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安奕材IPO闯关,百亿资本冬宴下的未盈利赌局
搜狐财经·2025-08-09 09:46

控制权迷局 - 公司由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二次创业孵化而来,五年内跻身中国大陆硅片产能第一,获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1家私募基金累计注资超120亿元 [4] - 王东升联合一致行动人发行前合计控制25.68%股份(奕斯伟集团直接持股12.73%),发行后表决权稀释将低于30%安全线 [4] - 刘益谦通过国华人寿在宁波奕芯等关键平台持有一票否决权,虽表面转让股份,仍控制宁波盈泰泓85.71%财产份额及多个投资平台99%以上份额 [5][6] 技术研发短板 - 研发人员235人中50%为兼职,工艺开发部门职责边界模糊,上交所两轮问询质疑研发工时统计真实性 [9] - 逻辑芯片外延片电阻率均匀性仅0.9%,落后先进制程要求的0.5%,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16.75%显著低于沪硅产业40%水平 [10] - 2024年折旧摊销占营业成本46.7%,债务激增60%至70.07亿元挤压研发投入,利息支出与研发投入形成资源争夺 [11] 财务风险加剧 - 三年累计亏损17.27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7.38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13] - 债务总额从2023年43.75亿元飙升至2024年70.07亿元(短期9.62亿+长期60.44亿),增速60%远超营收43.95%增速 [14][15] - 应收账款同比激增79.89%,周转率4.29次低于行业均值6.07次,固定资产占比59.58%且存货三年增长5倍至12.46亿元 [15][16] 行业竞争压力 - 2022-2024年产品单价累计降幅近30%(479.89元→361.58元/片),SEMI预测2024年全球价格或再跌2-5% [19][20] - 国内规划产能超2026年预测需求1.5倍,公司计划扩产至120万片/月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 -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60%收入,对某存储IDM厂商依赖度达35%,客户集中度过高 [22][23] 监管问询焦点 - 触发17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监管两轮问询直指控制权稳定性、刘益谦潜在利益安排及盈利预测可靠性 [24] - 要求披露兼职研发人员管理标准及第一大客户替代方案,质疑2026年扭亏假设的激进性 [24][26] - 债务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每新增1元债务需1.5元营收覆盖利息,现金流压力持续放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