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成具身智能“新势力”,能否后发制人?
南方都市报·2025-08-09 10:52

行业动态 -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纷纷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新松机器人、埃斯顿、越疆科技、仙工智能、极智嘉、斯坦德机器人等 [1] - 家电龙头美的也借助旗下库卡机器人技术研发人形机器人 [1] - 这些公司大多从2023年下半年尤其是2024年开始入场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部分工业机器人巨头仍持观望态度,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只烧钱难挣钱阶段 [5] 公司布局 - 越疆科技推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Ⅱ,售价19.9万元起,已与车厂、电子制造商及连锁品牌合作 [2][4] - 越疆科技与药师帮达成战略合作,将在药店、药仓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 [4] - 越疆科技在日本举办新品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 [4] - 极智嘉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具身智能领域 [6] - 新松机器人在WRC展示三款轮式和双足人形机器人,但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5] 技术发展 - 越疆科技重视人形机器人手部操作能力,认为高精度操作是从表演走向实用的关键 [4] - 工业机器人公司需要从强调精度转向解决感知、认知、泛化等更高维度问题 [9] - 传统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在软件层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工业机器人公司构成挑战 [10] - 腾讯发布机器人"大脑"软件平台Tairos,越疆科技是首批合作企业 [5] 商业化策略 - 越疆科技采取先夯实硬件基础,对接主流AI"大脑",与客户共同打磨解决方案的策略 [4] - 极智嘉预估具身智能业务可提升公司估值,其市销率仅9倍,显著低于优必选(32倍)和越疆科技(61倍) [6] - 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24亿元,接近扭亏为盈,业务覆盖全球40余国 [8] - 工业机器人公司希望借助既有经验、渠道能力和场景理解来建立竞争优势 [8] 行业观点 -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迅速,部分应用时机可能即将成熟 [5] - 从工业机器人走向人形机器人是向更高阶复杂系统进化 [10] -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在硬件供应链上有优势,但软件层面面临挑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