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夜之间,两家公司将告别A股,证监会释放重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9 20:23

退市动态 - *ST高鸿因涉嫌重大违法退市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涉及1.35亿元罚款及9名高管被罚75万-750万元[1][4][5] - *ST天茂选择主动退市,拟以1.60元/股回购股份(较停牌价溢价10.3%),系年内第5家主动退市公司[1][4][14] - 2025年初至8月8日累计退市公司达23家(含流程中30家),其中重大违法退市10家、主动退市5家[1][9][11] 退市制度改革 - 2020年退市新规取消单一净利润指标,新增"扣非净利+营收<1亿"组合指标及市值<3亿元等标准[8] - 2024年新"国九条"强化退市执行,过渡期至2025年结束,重点打击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行为[2][8][12] - 重大违法退市数量从2014-2019年仅3家增至2025年10家,体现监管"出清害群之马"决心[7][11][12] 退市类型演变 - 主动退市案例包括:中国重工/海通证券(吸收合并)、*ST天茂/玉龙股份/中航产融(经营恶化)[14][16] - 2025年退市结构:重大违法10家、交易类9家、财务类9家、规范类1家、主动退市5家[9] - 现金选择权机制覆盖所有主动退市案例,如中国重工4.03元/股、玉龙股份13.2元/股[14][16] 历史数据对比 - 2020年新规后退市数量显著增长:2022年43家(财务类41家)、2023年41家、2024年55家[8][9] - 交易类退市主导2024年(41家),重大违法退市成为2025年监管重点[8][11] - 1994年《公司法》确立退市程序,2014年首例重大违法退市(*ST博元),2020年改革后退市常态化[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