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海外市场,至少50%以上增长
北京商报·2025-08-09 21:0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李通是自动化专业背景的理工男,创业初衷是"市场上没有这样一家机器人公司"并认为"好玩" [1] - 公司成立16年,从早期艰难推销发展到累计部署超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及地区 [4] - 穿越了服务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两个时代,坚持"先垂类再全才"和"为市场服务"的发展法则 [4] 产品与技术路线 - 2025年WRC展会推出XMAN系列类人机器人,包括双足类人形和轮式类人形,专注医院分拣、餐饮服务等垂类场景 [7] - 展台展示轮式、双足类通用人形机器人及递送类、清洁类专用服务机器人,呈现"通用+专用"协作的未来场景 [4] - 技术路径规划:先发展岗位化垂类机器人,再逐步实现全才,最终达成全通用目标,垂类通用机器人落地周期可能短于5-10年 [11] 商业化策略 - 采用租赁模式,机器人月租费用为当地人力成本的1/3到1/2,显著降低客户使用门槛 [4][13] - 海外市场增长显著,订单量同比至少增长50%,采用雇佣制(租赁)模式推进商业化落地 [13] - 规模效应显现,随着行业规模扩大,机器人成本持续下降,与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形成剪刀差,将加速大规模落地 [14] 行业认知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存在波峰波谷周期,需要保持平常心和长期投入心态,避免因短期波动改变战略 [8] - 企业必须从首日就明确技术研发为市场服务,否则难以生存,商业化落地能力是关键 [9] - 当前技术尚未达到消费者期待的"全能家用机器人"水平,但创新需要时间逐步提升 [15] - 最快落地场景需满足两个条件:存在明确岗位需求且技术可实现性高,工业、服务、医疗领域均有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