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科技革命,中国市场尤为显著,消费模式转向直面用户、产品定义由需求驱动、交互方式智能化、AI赋能自动驾驶[3] - 传统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滞后导致产品力下滑,奔驰亚洲市场(最大区域)上半年销量38.90万辆同比降16%,母公司利润同步大幅下滑[3] - 宝马中国上半年销量317,862辆同比降15.5%(全球最大降幅),集团营收677亿欧元降8%,净利润40亿欧元降29%[4] - 一汽奥迪上半年销量24.49万辆同比降14.75%,豪华品牌在华市场面临新能源竞品挤压与智能化转型压力[5] 消费者需求与技术趋势 - 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向新能源/智能化车型,纯电动/插混及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成为核心决策因素[5] - 科技豪华理念在中国市场确立,AI与数字智能成为新时代核心技术生产力,汽车行业技术母体从内燃机转向智能科技[10] - 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预计近400万辆,未来3年总量超2700万辆,技术范式从规则算法转向AI驱动的数据/模型/算力竞争[27] 奥迪的智能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乾崑推出搭载智驾技术的旗舰车型:燃油车A5L(配2激光雷达+13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及电动SUV Q6L e-tron,实现油电同智[7][20] - 技术整合基于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提升数据传输速度,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城区领航/复杂匝道处理[20] - 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华为智驾指令与奥迪机械控制(驱动/制动/转向)的软硬解耦,保留德系操控优势[22]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充294km),燃油车型保留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等传统技术优势[23][25] 华为乾崑的技术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EFlops,年算力投入数十亿元[26] - ADS 4采用WEWA架构(世界引擎+行为模型),端到端时延降50%、通行效率提20%、重刹率降30%,推动L3自动驾驶落地[29] - 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企业超600家,具备燃油/电动全平台适配能力[26][30] - 技术优势源于华为ICT积累,形成从底层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生态体系[12][26] 市场竞争格局 - 新势力(小米/鸿蒙智行/蔚来/理想)通过消费电子流量与资本杠杆冲击市场,自主车企全力冲刺高端智能化[17] - 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窗口期收窄,奥迪选择华为乾崑形成"德系精工+中国智能科技"组合,树立转型样板[13][25] - 智能化合作路径分化:宝马选择本土初创公司,奥迪直接联手头部技术品牌华为[19][20]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2025-08-09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