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得罪中国代价:稀土暴涨60倍,美企无奈买单!
搜狐财经·2025-08-10 07:14

中美稀土博弈 - 2025年初中国出台更严格稀土出口管制政策 精准卡在中美贸易谈判前夕 引发美国市场剧烈震荡 稀土价格几周内暴涨 部分品类涨幅达60倍 [1] - 中国采取出口配额和用途审查等"技术性"管控方式 民用领域正常采购 军工和高端科技领域严格限制 既符合国际规则又掌握主动权 [3] - 2025年二季度中美两轮贸易谈判未突破 美国最终妥协 部分稀土出口限制放宽 但军工企业仍面临"卡脖子"困境 [3] 美国产业链困境 - 美国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精炼 本土产业链支离破碎 设备老化 技术人才匮乏 技术积累严重不足 [1][3] - 加州山谷80-90年代探明丰富稀土储量 但精炼环节外包中国 导致重建面临环保审批 技术瓶颈 设备落后等问题 [3][6] - 业内人士估计美国产业重建需5-10年 需持续政策支持 充足资金和人才回流 但风险投资机构普遍不看好 华尔街不愿涉足 [6] 中国战略优势 - 中国在稀土领域全球话语权持续增强 政策调整空间大 供应链稳定 国际社会依赖度提高 [8] - 许多国家在中美间左右为难 既想与美国站队又离不开中国稀土供应 形成"嘴硬心软"局面 [8] - 中国掌控节奏 灵活调整 让对手处于被动防守 稀土价格虽回落但市场信心脆弱 美国企业仍被动 [10] 科研体系冲击 - 特朗普政府以"反犹"为由切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研经费 包括著名数学家陶哲轩项目 学术界引发轩然大波 [4] - 科研经费与政治立场挂钩做法让脆弱美国科研体系雪上加霜 顶尖学者被迫转行或出国 人才流失成常态 [6] - 科研体系动荡未平 创新能力下滑隐患存在 与中国从容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10] 系统性危机 - 稀土危机是产业链 科技 人才 政策多重博弈交汇 掌握主动权者将在未来竞争中占优 [10] - 中美博弈方式升级 科技 金融 能源 人才等领域都可能成为新爆发点 双方寻找新平衡点 [10] - 2025年选择将为未来博弈埋下种子 胜负取决于耐心和持久力 中国目前占据主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