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3年多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市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1] - 建设阶段从"框架搭建"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要求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1] 破与立的关系 - "破"指破除制约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壁垒,"立"指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二者需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1]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需打破数据"壁垒"和"孤岛",同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安全合规等基础性制度 [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市场需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2] - 政府需聚焦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公平性审查,同时做好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 [2] - 需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自主与开放的关系 - 需坚持自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避免被国外技术"卡脖子",同时增强配置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 [2] - 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市场基础制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统一大市场需通过规则统一、要素流动提升配置效率,同时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 [3] - 部分领域对民营企业设置隐性准入壁垒,看似追求"主体公平"实则抑制市场竞争效率 [3]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需健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等,从整体上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 - 需关注局部地区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解决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 [3] 建设意义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4] - 通过制度性改革实现资源要素全国高效配置,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4]
纵深推进“大市场”建设 须厘清这些关系
中国发展网·2025-08-10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