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赔本赚吆喝外卖大战“卷”坏商家 官方出手“反内卷”保护餐饮业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现状 - 各大外卖平台自4月起掀起"补贴大战",推出高额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订单量屡破纪录[1] - 京东、饿了么、淘宝闪购等平台相继投入百亿级补贴,其中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百亿补贴商家[39] - 平台补贴带动订单增长,长沙某快餐店30日内新客增加1514人,占比55.4%,营收增长17847元[29] 商家经营困境 - 宜昌茶饮店19.4元订单扣除各项费用后实际收入仅5.05元,与5-6元的成本基本持平[1] - 合肥甜品店7月京东平台营业额11207元,扣除成本后实际收益仅1039元,算上租金人工后处于亏本状态[5] - 粤菜馆6月美团外卖订单4158单,扣除各项费用后收入102433.93元,再减去固定支出和食材成本后实际亏损10340.47元[13][15] - 长沙快餐店外卖订单占总量20%,但每单利润极低,20元口味鸡丝面外卖实际收入仅10.9元[21][23] 平台机制与商家两难 - 平台抽成包含5%-10%基础佣金和1.04元保底等固定支出,商家还需承担促销活动费用[33] - 商家不参与补贴则订单被分流,参与补贴则利润被大幅压缩,陷入"不做外卖没客流,做了外卖难盈利"困境[7][37] - 堂食客流被显著分流,长沙快餐店堂食下降30%,但线上曝光依赖平台[35] - 长沙湘菜馆"满38减18"优惠中商家承担10元,按日销200单计算月成本达5-6万元[42][44] 行业影响与监管动态 - 补贴大战导致商家"为平台打工",压缩食材品质和包装成本的风险上升[54] - 市场监管总局5月、7月多次约谈平台企业,规范佣金收费行为[49] - 8月主要平台发表声明承诺抵制恶性补贴,北京市餐饮协会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62] - 专家建议竞争焦点应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和"卷服务",共建健康行业生态[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