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减碳路径共性 - 转换能源结构,用风、光、水等绿电替换火电 [2] - 提高能效,减少35%能耗,是最好减碳手段 [2][4] - 碳汇交易对冲无法硬性去除碳排放 [2] - 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对供应链减碳至关重要 [2] - 减碳始于碳数据盘查,需摸清碳家底和排放环节 [2] 科学技术在减碳中作用 - 数字技术对碳数据盘查和提升能效立竿见影 [3] - 企业将自身经验和技术产品化向供应链及全行业推广 [3] - 联想低温锡膏工艺减少35%能耗,焊接温度低70℃ [4] - 中建香港低碳混凝土和固碳砖比传统建材更便宜 [4] - 氢冶金技术是钢铁行业减碳终极解决方案 [4] - 乳品企业需关注牧草和土壤,快销企业需攻克物流和包装环节减碳 [4] - 宝洁空气胶囊电商包装盒由一线员工自下而上发明创造 [4] 企业减排动力来源 - 减碳最早最好企业是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 [5] - 联想2006年开始测算温室气体排放,因2004年并购IBM引入供应链标准 [5] - 宝洁苏州太仓工厂2010年建厂时采购十年绿电,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 [5] - 中国采购绿电绿证主体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出口型企业、龙头科技企业和部分行业头部企业 [5] 公众参与减碳 - 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公众做减碳科普工作 [5] - 阿里巴巴创造范围3+概念,推出88碳账户让数十亿消费者参与减碳 [5] - 腾讯与深圳市合作推出低碳星球微信小程序,试点个人碳账户,开发普及碳中和常识游戏产品 [5] 双碳目标背景与趋势 -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6] -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议题,纽带作用凸显 [6] - 短期经济波动和能源供需变化不影响碳中和大势 [6] - 低碳经济是中国新原生可持续增长动力 [7]
零碳先锋企业的共性: 动力、方法和愿景 | 《财经》书摘
搜狐财经·2025-08-10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