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取款单笔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征求意见
搜狐财经·2025-08-10 18:11
政策调整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8月4日至9月3日 [1] - 制定《管理办法》是为落实2024年11月修订的《反洗钱法》及迎接国际评估,该法已于今年1月1日施行,要求金融机构基于风险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2] 核心政策变化 - 取消2022年版规则中个人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2][3] - 金融机构仍需对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等一次性金融服务(金额≥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1万美元)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证件复印件 [2] 历史争议与调整原因 - 2022年原规定要求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登记来源或用途,引发社会争议,央行数据显示此类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 [3] - 原定2022年3月1日实施的规则因"技术原因"暂缓,现调整为不强制要求登记,但对高风险情形强化尽职调查,平衡风险管理与金融服务便利性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新规为金融机构提供明确操作指南,提升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合规性以减少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风险 [4] - 调整体现中国履行国际反洗钱义务的决心,同时反映监管对金融安全与市场秩序维护的重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