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历程 - 2015年"8·11"汇改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需参考上日收盘汇率、外汇供求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提供报价 [1] - 汇改初期遭遇资本外流冲击,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跌至7附近,外汇储备逼近3万亿美元关口,2017年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后实现汇率企稳 [1] - 2018年央行退出外汇常态干预,2019年人民币破7后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1] 汇率市场化历史脉络 - 1994年初汇率并轨建立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时人民币实际贬值幅度为6.7%而非普遍认为的33.3% [3] - 1994年改革配套出口退税制度(11%/13%/17%三档)和强制结汇政策,推动出口增长 [3] - 1994-2025年3月外汇储备增加32407亿美元,其中交易贡献32195亿美元,估值效应减少1866亿美元 [4] 人民币汇率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人民币中间价较1994年初升值21.5%,较2005年"7·21"汇改前升值15.6% [4] - BIS口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实际有效汇率(REER)较1994年初分别升值64.2%和63.3%,在57种货币中排名第六和第十位 [4] - 2025年6月人民币REER为86.22,较上年同期贬值5.4%,2022年3月以来累计下跌19% [7][8] 均衡汇率争议 - IMF《2025年对外部门评估报告》指出人民币是强于基本面隐含均衡水平的11种货币之一,采用FEER框架测算 [9] - 贸易顺差扩大与国内通缩压力并存,2022-2024年出口年均增2.5%而进口降1.2%,2025年前7月顺差同比增31.2% [7][8] 汇率超调风险 - 2014年人民币曾现超调现象,上半年结售汇顺差1883亿美元,下半年急转逆差625亿美元 [10] - "8·11"汇改后抗冲击能力增强,2018-2020年人民币贬值期间结售汇仍保持986亿美元顺差 [11] - 2023年7月-2024年7月再现单边压力,银行结售汇累计逆差达4092亿美元 [13] 汇率政策演进 - 有管理浮动框架下政策灵活性提升,2020年中美经贸协议肯定汇率灵活性的价值 [12] - 2020-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强调汇率维稳,央行多次表态防范超调风险 [13] - 当前需克服"浮动恐惧",市场机制完善为深化市场化创造条件 [14]
管涛丨“8·11”汇改十周年:市场化始终是最亮底色
第一财经·2025-08-10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