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机制 - 山东省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刘庄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补偿依据,山东省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 [2] - 山东省在省内建立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县际流域横向补偿全覆盖,累计补偿金额达22.29亿元 [3]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3年累计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2024年接待生态研学人员4万余人、游客超100万人 [2] 绿色保险创新 - 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推出蓝碳交易财产安全险,保障碳汇买方因卖方财产损毁导致的交易风险 [5] - 平安产险落地寒温带碳汇指数保险,中国太保推出碳信息披露责任保险,解决企业碳足迹管理痛点 [6]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设立50亿元绿色股权投资计划,支持云南水电及风光项目,预计年减排3672万吨二氧化碳 [7] 绿色税制激励 - 海南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光伏年发电量3200万千瓦时,余电上网降低碳排放21%,环保税减免机制引导企业减排 [8]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无形资产按200%摊销),支持国能海南公司开发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 [10] 绿色债券应用 - 山东宏桥发行6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用于再生铝生产线,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节约3.4吨标准煤 [11] - 山东宏桥发行25亿元绿色债券支持云南光伏项目,利率从4.9%降至2.3%,期限延长至5年匹配长周期需求 [12] - 银行间市场累计注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1.37万亿元,带动碳减排2.67亿吨,碳中和债发行超5000亿元 [13] 碳金融工具 - 黄麦岭磷化工以54.5万吨碳排放配额质押获中信银行2000万元贷款,湖北累计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9.41亿元 [15][16] - 广州期货交易所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设计,将为控排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17]
财税金融加力 促进发展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