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们那个港股IPO,卡住了
虎嗅·2025-08-11 08:53
政府投资基金指导规范 - 新政策要求投资方向需兼顾"投小投早投硬投新"、支持民生就业、落实国家战略及财政资金保值增值 [1] - 下半年退出工作直接影响后续基金募集 港股IPO被视为重要窗口期 [1] 港股IPO面临的挑战 - 部分国资股东因审计问责风险拒绝配合港股上市 担心估值支撑不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3] - 股东协议中合格IPO定义常排除港股/美股/北交所 修改条款需耗时3个月以上复杂流程 [4][5] - 某案例显示港股IPO募资1亿但中介费达数千万 上市后流动性极差 [6] 特殊条款博弈 - 国资要求即使港股上市后仍需履行对赌回购义务 与监管要求冲突 [6] - 替代方案为上市后设置差额补足条款 但企业难以接受 [8] 港股IPO动机分析 - 头部企业享受流动性红利 普通企业因A股受阻被迫选择港股 [11][12] - 投资人将港股IPO视为退出渠道而非最优选择 [13] 典型案例 - XX科技因国资股东拒绝提供核查资料导致IPO进度受阻 [2] - XX智能需修改股东协议合格IPO定义 但面临多方审批障碍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