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创新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经济日报·2025-08-11 09:03
核心观点 -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及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显著提升消费活力与国际化水平 [1][2][5][7] 创新消费场景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融合历史文化与潮流基因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2] - 上海推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2.2% 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 [2][3] - 广州新增和改造商业载体超60个 商业面积扩容363.08万平方米 2025年将投用27个商业项目共185.5万平方米新空间 [3] - 长隆万博商圈形成"一心四园"新格局 促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3] - 太古里、K11、华润万象城等商业项目落地广州 构建三级商圈体系 [4] 优化消费环境 - 北京王府井引进21家高品质首店或旗舰店 开展86场街区活动 1-5月新增首店近400家 举办首展首演近200场 [5][6] - 广州外卡受理覆盖率99.9% 支持商户超1.5万户 超240万外籍人员使用跨境支付服务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金额同比翻倍 [6] - 隆福寺商圈通过租金优惠、手续协助等举措吸引首店入驻 精准触达年轻客群 [5][6] 制度创新 - 上海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 青浦奥莱本年离境退税近4000笔(同比增126.7%) 消费金额1866.3万元(同比增72%) [7] - 北京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实现"全城离境退税、市内一点通办" 缩短资金回流周期并创造二次消费场景 [7] - 广州完成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29项 13项举措入选全国案例 "商事登记跨境通"经验全国推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