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四川共有20个县(市、区)入选2025年全国百强县和百强区榜单,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1] - 百强区县数量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不到11%,但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42%以上 [1] - 四川提出"抓强、壮干、提弱"的县域经济发展路线图 [1] 百强区县发展情况 - 四川百强区数量从2018年的6个增至2025年的13个,百强县数量从2021年的2个增至2025年的7个 [2] - 多个区县实现持续进位:成都市锦江区从2020年第72位升至2025年第58位,简阳市连续4年进位至第79位 [2] - 百强区县覆盖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市(州)数量增至8个 [4] 经济数据表现 - 成都市武侯区GDP达4188.28亿元(增速6.2%),双流区2225.95亿元(增速5.9%),是四川仅有的两个两千亿级区 [5] - 简阳市GDP862.82亿元(增速7.9%)、西昌市803.43亿元(增速6.1%)是距离"千亿县"最近的县域 [5][7] - 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GDP达3146.9亿元(增速6.1%),其中10个超百亿元,4个超两百亿元 [13] 产业发展动态 - 简阳市2025年签约引进18个工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36.2亿元 [7] - 西昌市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和千亿产业集群 [7] - 德阳市旌阳区实施"优二进三"产业发展路径,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和服务业提升 [7] 县域经济结构变化 - 四川GDP超百亿元县域达133个(占比超70%),其中500-1000亿元区间24个,100-500亿元区间97个 [8] - 500-1000亿元县域数量过去四年增加17个,100亿元以下县域从2022年58个减少至2024年50个 [8] - 欠发达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型优化为"三、二、一"型,工业比重首超农业 [14] 区域发展策略 - 成都推动8个县市形成"一县一首位产业"格局,简阳、彭州、金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等产业 [10] - 甘孜州通过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签约6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超1500亿元 [12] - 多地培育特色产业:苍溪县发展雪梨加工,营山县建强汽摩配产业链,稻城县升级文旅产业 [13]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
搜狐财经·2025-08-11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