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山”理念20年·下篇|从湖州到世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打样”
新浪财经·2025-08-11 11:26

湖州绿色转型实践 - 湖州通过"生态—产业—民生—治理"协同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转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内生动力[1] - 2025年7月湖州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展示四大实践案例:太湖龙之梦旅游胜地、绿色金融服务、桑基鱼塘循环农业、安吉余村美丽乡村[3] - 日本大阪世博会发布的五个浙江实践案例中湖州占三席,从生态、产业、共同富裕维度分享经验[3] 绿色金融创新成果 - 湖州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累计推出150多款绿色金融产品,取得70余项全国首创成果[10][11] - 绿色信贷余额从2017年369.5亿元增至2024年4098.79亿元,年均增长41%,绿色贷款占比33.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11] - 安吉县采用EOD模式开发废弃矿坑,通过1200万元生态修复贷打造"深蓝计划"咖啡馆,带动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至200万元[6][7][9] 制度创新体系 - 全国首创河长制、100%绿色矿山建成率、首家生态共治中心等制度创新[14] - 2014年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7年确立"生态立市"战略,2024年成立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15] - 形成"制度创新—实践突破—理念深化"的闭环发展逻辑,实现从部门协同到党委统领的机制跃升[15][16] 国际影响力拓展 - 2022年获评全球首个"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2023年出台首个地市级国际合作实施方案[20][22] - 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等国际平台展示湖州经验,安吉县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24] - "两山"理念被联合国环境署专题报道,河长制等创新获国际认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