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车商在俄这5年:暴利期、退场者与新生存法则
第一财经·2025-08-11 14:37

俄罗斯汽车市场格局演变 - 俄乌冲突后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从5%飙升至60%,填补欧美车企退出空白 [3][4] - 2024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达128万辆,自主品牌占比84% [4]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汽车销量60万辆(同比-29%),中国品牌占55% [2] 新车市场遇冷原因 - 政策收紧:2024年4月起中亚中转车辆需补税,10月报废税上涨70%-85% [8][9] - 市场饱和:平行进口导致价格战,新车毛利降至亏损边缘 [4][5] - 消费萎缩:关税上涨+贷款利率年化30%抑制购车需求 [8] 二手车市场崛起 -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进口二手车18.16万辆(同比+2%),中国占12.4%份额 [12] - 二手车占俄罗斯进口汽车总量55%(去年同期30%),3-5年车龄报废税仅新车1/5 [12] - 绥芬河口岸月均出口二手车3000辆,稀缺车型单台利润达2-3万元人民币 [13] 中国车企策略调整 - 业务转型:部分企业调整为70%二手车+30%新车业务结构 [13] - 本地化生产:长城图拉工厂投产,江淮计划建厂规避政策风险 [11] - 售后体系完善:授权维修点增加推动用户信心恢复 [4] 政策与市场挑战 - 认证壁垒:OTTC认证需在俄罗斯本土实验,增加成本和时间 [9] - 灰色通道关闭:吉尔吉斯转口避税路径被彻底堵死 [9] - 展厅经济崩塌:莫斯科华人汽车城90%中国车商撤离 [5][6]